MENU

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第六章-企业运作管理

November 11, 2019 • 自学考试阅读设置

概要: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独立本科段)第六章-企业运作管理知识点重难点总结

 

第一节 运作管理概论

1、运作

 运作 :是指组织通过其产品(包括服务)获取利润的各项活动的总称,其核心是将投入转化为产品、形成价值增值的过程。

2、生产运作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是组织为了达成其目标,以生产运作系统与生产运作过程进行计划、组织与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

3、生产运作管理基本内容

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1. 生产运作管理的理解、认识以及以此为基础理论的生产运作战略决策;
  2. 生产运作系统设计、构建与管理;
  3. 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与管理;
  4. 上述三个方面的评估、改进、完善以及变革。

4、运作系统

运作系统本质上是一个 投入——产出 系统

运作系统示意图.png

生产运作管理的任务与目标:

  1. 合理利用资源。生产运作对资源的消耗分为三类:固定类、变动类和时间。
  2. 正确处理效率与效益的问题。
  3. 竞争优势。

5、生产运作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一 早期的自由粗放阶段
  这个时期的生产管理主要模式是,分工协作,计件工资,靠经验进行管理。生产无标准操作,工作随意性很大,技术传递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法。管理是自由粗放式的。

 二 科学管理阶段
  这个时期的管理是在利用经验和判断进行管理的基础上,通过总结提高,使之标准化、系统化、科学化而形成。从体制上形成了有代表性的泰勒制和福特制两大体制。
  泰勒制以传统的工业工程技术为基础,进行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该管理方法推行按标准操作方法培训工人,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明确划分管理职能,使管理工作专业化;并对每个作业者规定合理的工作量,按其完成的情况确定工资率,解决了在放任管理阶段出现的作业者有组织的怠工问题,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成本。
  福特制是针对大量生产的要求,以标准化、简单化、专业化为目标,运用流水生产线,力求实现劳动机械化,并通过流水作业方式促进劳动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成本。

 三 现代人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的管理特征是:为适应市场竞争,实现了产销一体化;为满足生产日益社会化、全球化的要求,有效的协调各种复杂关系,实现了管理组织系统化;加强科学管理与决策,大量采用数理手法,实行管理方法定量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工作的加强,使管理手段自动化。

6、网络时代对企业运作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网络时代对企业运作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1. 要有高速灵敏的市场反应能力,形成敏捷供应的能力
  2. 形成进一步降低成本的能力,减少企业在价格竞争方面的压力
  3. 满足顾客在个性化需求,实施“大规模定制化”生产
  4. 为企业在网络时代的全球化服务提供保障
  5. 利用信息技术,降低企业的外部不经济性,回应全球生态保护的要求和相应的各种行动准则
  6. 突破旧竞争观念,倡导在网络时代的协同理念。

 

第二节 准时生产

7、准时生产

 准时生产JIT):是指企业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要的产品。
 其目的在于实现保持原材料、在制品及产成品最小库存的情况下进行大批量生产。

8、实施JIT生产模式要点

  1. 暴露问题和瓶颈
  2. 消除浪费
  3. 改进产品设计
  4. 改进工厂布局和流程设计
  5. 改进人力资源
  6. 全面质量管理
  7. 拉式调度和看板生产控制系统
  8. 与供货商紧密合作。

 

第三节 敏捷制造

9、敏捷制造

 敏捷制造:是指企业的生产运作具有敏捷性。
 敏捷性:指企业在不断变化、不可预测的经营环境中善于应变的能力,他是企业在市场中生存和领先能力的综合表现。

10、敏捷制造的范畴涉及六个领域

 即 集成产品与过程开发/并行过程人力资源管理虚拟企业信息与控制过程与设备法律障碍

分成两个层次上的内容:
 第一层侧重从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的角度研究敏捷制造的实现,包括虚拟企业、管理理念上的创新等;
 第二层则侧重从技术的角度研究敏捷制造的实现方法和关键支持技术,这一层面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拟实制造技术和支持拟实制造乃至敏捷制造的信息技术方面。

11、虚拟企业

 虚拟企业也叫动态联盟,是敏捷制造模式中基础和核心的组织形式。
 虚拟企业是指为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由制造商联合供应商、经销商乃对顾客,以共同、及时地开发、生产、销售多样化、定制化的产品的一种企业模式。

12、虚拟企业的特征

  (1)人力虚拟化
  (2)运作弹性化
  (3)信息网络化
  (4)组织结构动态化
  (5)并行分布式作业

13、虚拟企业的主要优势

  1. 有利于企业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
  2. 有利于企业研究开发能力的提高;
  3. 有利于企业涉足新领域,进行多角化经营。

14、虚拟企业的主要形式

  1. 虚拟生产 :是虚拟企业最基本的形式,是指企业将其产品的直接生产功能弱化,把生产功能用外包的办法转移到另的企业去完成,而自己只留下最具有优势并且附加值最高的开发和营销功能,并强化这部门的组织管理。
  2. 虚拟开发 :是指几个企业通过联合开发高技术产品,取得共同的市场优势,谋示更大的发展。
  3. 虚拟销售 :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企业把其下属的销售网络从公司总部独立出来,使其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销售公司。一种是企业不再组建自己的销售网络,而将销售业务交给专业销售公司支做。
  4. 虚拟管理 :是指企业将部分管理职能交给外部专业公司来进行,企业在其组织机构设置中,提某些职能虚拟掉,以节省开支并提高管理效率。
  5. 虚拟服务 :是指企业将一部分服务职能虚拟化,或外包给专业化公司经营,或与其他企业通过动态联合形成虚拟企业。

15、构建敏捷信息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构建作为敏捷制造信息支撑体系的敏捷信息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 利用大型计算技术,如巨型机、计算机集群、分布式计算及至网络计算技术,迅速完成复杂的处理,以满足高速、高效和灵活的需求。
  2. 利用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技术,使系统易于调整以适应变化的需要。
  3.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为用户提供的快速、廉价的沟通模式的优势,在多个用户和多个供应商之间实现有效地交互。
  4. 打破原有的设计模式和实现方法,充分遵循企业流程再造的思想,使系统在建立之初就体现敏捷性的可重构、可重用和可扩充。
  5. 在信息系统结构中,要全面、客观地分析企业的动作与管理需求,充分细分功能单元,使其能够依据不同的管理职责和目标要求进行重组,以适应变化的市场要求。
  6. 强调技术因素和商业因素的紧密联系。

16、企业敏捷制造的主要支撑技术

  1. 分布式网络通讯技术
  2. 计算机集成制造(CIM)技术
  3.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技术
  4. 工作流管理(WFM)技术。

 

Archives QR Code
QR Code for this page
Tipping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