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第十一章-企业文化管理

November 13, 2019 • 自学考试阅读设置

概要: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独立本科段)第十一章-企业文化管理知识点重难点总结

 

第一节 企业文化概述

1、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2、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是企业的灵魂,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最根本的标志。

3、企业文化的构成

  1. 企业哲学:是指企业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在生产、经营、管理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企业进行各种活动、处理各种关系、规范职工行为的方法和原则。
  2. 企业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企业及其员工的价值取向,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意义、重要性的总看法和总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总评价。
  3. 企业精神:是指企业所拥有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意识和信念。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职工情感、道德观、价值观以及群体意识的综合,它是企业文化的深层内容,是一种个性化非常强的文化特征。
  4. 企业制度:是企业行为的规则总合。
  5. 企业道德规范:是用来调节和评价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的总称。
  6. 企业形象:是企业给大众的直观印象。企业的直观形象包括企业标志、企业的口号、企业的徽章等内容。

4、企业文化层次

  1. 企业表层文化:是指表露在企业外部的有关文化。
  2. 企业中层文化:是指介于表层和深层之间的文件,主要表现在企业群体行为和企业制度上,如企业的组织形式、规章制度、生产方式、道德规范等。
  3. 企业深层文化:是批渗透在心灵中,形成群体的力量,决定着企业成功地运行的核心文化。

5、企业文化的特点

 1.民族性
 2.客观性
 3.独特性
 4.科学性
 5.动态性
 6.约束性
 7.辐射性

6、企业文化的产生

 有企业就有文化,企业与文化共生,彼此是水乳交融的关系。然而真正从理论上认识企业文化则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它渊源于美日比较管理学的研究,是在归纳总结日本优秀企业独特的经营风格、价值观等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是对传统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7、企业文化的作用

 1.导向作用
 2.凝聚作用
 3.规范作用
 4.激励作用
 5.沟通作用
 6.绩效作用

 

第二节 企业文化管理

1、企业文化管理

 企业文化管理:是指企业的管理者或管理机构,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工作,对组织的所拥有的企业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地安排和有效地利用,在企业内部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并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选择企业文化的战略和制订管理制度,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2、企业文化管理的影响因素

 1.行业特征
 2.管理者的素质
 3.已有的企业文化模式
 4.追求独特的模式
 5.形成的长期性。

3、企业文化管理的内容

 1.分析内外因素,提炼核心价值观。考虑的因素有
  (1)根据企业的行业性质,判断企业文化的类型;
  (2)要考虑企业的成员及其构成;
  (3)考虑企业外部环境。

 2.制订企业文化战略
  (1)企业文化战略,是根据企业总体战略的要求,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并获得员工共识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经营哲学、道德风范、行为准则等,进行完善、提高,以指导企业发展刀进行的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
  (2)企业制订文化战备,必须切合企业本身的实际,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社会环境的要求,进行综合分析,作出最佳决策。
  (3)不同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环境也不同,选择的企业文化类型就有所不同,决定了企业的文化战略也就有所不同

 3.制订企业文化管理制度
  (1)文化意义符号管理制度。包括文化精神意义符号系统;文化物质意义符号系统;文化行为意义符号系统。
  (2)企业文化沟通管理制度。
  (3)企业文化氛围管理制度。
  (4)企业文化的遗传管理制度。

 4.进行培训,让员工接受新的企业文化

 5.领导者身体力行,信守价值观念
  (1)领导者要坚定信念
  (2)领导者要注意与属成员的感情沟通,重视感情的凝聚力量。

 6.建立激励机制,巩固企业文化
  激励的注意事项:
  (1)应具有针对性
  (2)注意激励的时效性
  (3)激励手段的选择要因人而异。

 7.根据环境的改变适时对企业文化进行调整
  提高企业关系的和睦程度:
  (1)通过招聘兼容性强的人来提高分享思想、利益以及感情的程度;
  (2)通过组织办公室内外的比较随意的聚会活动,来增进员工之间的社会接触;
  (3)减少员工之间的繁文缛节;
  (4)缩小等级差别;
  (5)管理人员对员工要像对朋友一样,关心有困难的员工,树立一种和蔼亲切的榜样形象。
  提高企业关系的一致程度:
  (1)通过简报、通信、等启示录员工对竞争对手的认识;
  (2)创建一种紧迫感;
  (3)激发员工必胜的斗志;
  (4)鼓励员工为共同的企业目标而献身。

 

第三节 网络时代企业文化的发展

1、网络时代的发展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倡导人本文化:注重对“工作生活质量”的改善,必须把人当作“目的”来看待。
  表述为3P:
  (1)企业即人。是指企业是由人组成的集合体,管理应以人中心。
  (2)企业为人。企业是为了满足人、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提高员工的生活、工作质量。
  (3)企业靠人。企业管理的主体是全体员工,企业必须依靠全体员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2.倡导合作文化:强调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合作,强调尊重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权力。

 3.倡导创新文化:注重经济主体的独立性、个性和灵活性,通过营造一个可容纳不同观点、鼓励创新的宽松工作环境,保护员工的独创性和激发创造热情。

 4.倡导学习文化:企业必须注意培育学习文化,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倡导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以及团体学习,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

 5.倡导速度文化:强调在企业中建立一种“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哲学,强调对顾客的快速反应,尽早发现顾客的需求,最先满足顾客的需求。

 6.倡导融合文化:强调包容,强调建立企业共有的价值观,尊重不同民族自身的文化。

 7.倡导生态文化
  (1)大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重视了人的价值,却忽视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的恶化及末端治理付出沉重的代价;
  (2)现代消费群更青睐于绿色产品,企业也想通过“绿色浪潮”提高产品的生态含
  (3)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化”是其必由之路,生态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后不公可扩大企业文化的外延,而且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

 8.倡导形象文化:在企业的文化建设中,要注重树立自己的名牌企业形象,提高自己在消费者心中不可信度。

 

Last Modified: November 14, 2019
Archives QR Code
QR Code for this page
Tipping QR Code